智能快件柜在美国如何生存?

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 2016-08-18 09:12

 

近日,UPS宣布,在全美300处公共场所投放智能快件箱。这些智能快件箱将被放置在便利店等便于收件人使用的公共场所,为收件人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相比国内消费者,美国消费者对智能快件箱持何种态度,智能快件箱企业又有怎样的商业模式呢?不妨从UPS、GoLocker等企业推进智能快件箱的进程中寻找蛛丝马迹——

  事实上,2014年10月,UPS就在芝加哥9处公共场所投放智能快件箱。这些智能快件箱是UPS针对在线零售商和多渠道零售商服务投资的一部分。2500万名UPS My Choice会员可通过APP将收件地址重新设定为距离自己最近的智能快件箱,然后凭智能手机上收到的个人识别密码收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也有类似的服务。

  此次UPS的行动是其Access Point计划的一部分。对此,UPS 智能快件箱负责人卡林·罗宾逊(Kalin Robinson)表示:“对在线零售商而言,增设智能快件箱这样的便捷收件设施,能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和满意度。智能快件箱能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收件。”

  目前,UPS正在和7-11(7-Eleven)便利店及其他独立便利店合作,在全美铺设智能快件箱。对智能快件箱感兴趣的店主,可在线向UPS提出申请,让自家门店成为智能快件箱的“主场”。涵盖300处公共场所的铺设范围从6月开始向伊利诺伊、纽约、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和华盛顿等5个州拓展。2017年,铺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佐治亚、马萨诸塞、密苏里、新罕布什尔、新泽西和得克萨斯等8个州。据罗宾逊介绍,UPS已在40处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快件箱,将于今年年底前为全部300处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快件箱。

  “在线消费的增长带动了智能快件箱的发展。智能快件箱是我们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的众多手段之一。” 罗宾逊说。除了智能快件箱,UPS还在全美拥有超过8000个Access Point自提点。与中国智能快件箱的选址相似,这些自提点以便利店、杂货店、干洗店、熟食店和UPS自有门店为主,在工作时间以外和周末提供服务。除UPS自有门店外,加入自提点的门店都能获得相应的服务费用。在全球范围内,UPS拥有超过2.4万个Access Point自提点。

降低成本是首要目的

  UPS将Access Point计划视为对抗电子商务迅猛增长产生的支出和风险的手段之一。美国商务部人口调查局(The Census Bureau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在线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

  这也意味着,UPS等快递企业现在需要更多地将快件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而不是他们之前熟悉的B2B模式。将快件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对企业“最后一公里”派送成本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将快件送达消费者家中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不在家,快递员往往需要派送两到三次,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派送成本。

  UPS针对在线消费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忠实在线消费者会在3个月内完成两次以上的消费行为,而他们对智能快件箱这种补充派件服务非常感兴趣。在过去两年中,受调查人群中对补充派件服务感兴趣的比例从26%上升至35%。15%的受调查人群表示,愿意从快递企业认证过的自提点、便利店或智能快件箱收件。

在某些区域,智能快递柜被弃用

  与中国智能快件箱的作用相似,UPS之所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使用者,离不开“功能”二字。当UPS快递员派件不成功时,可以给收件人留下派件通知,说明何时可到附近的智能快件箱收件。收件人可凭派件通知或快件运单号及有效身份证件从智能快件箱中收件。快递员若认为快件在消费者家门外不安全,也可将快件放置在附近的智能快件箱中。从UPS公布的教学视频来看,操作智能快件箱比在自动取款机上交易要快得多。

  罗宾逊表示,这意味着快递员不用进行二次派送,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提升了派送密度。对消费者而言,在家中、自提点或智能快件箱收件,快递费完全一样。有人值守的智能快件箱和自提点不仅为不便在家中或单位收件的消费者提供便利,也为提供场地的门店带来了客流量。

  “我觉得这很棒。它为店里带来了额外的客流量。对客户和我们来说,这都是好事。”芝加哥一家7-11便利店的店主迈克尔·托马斯(Michael Thomas)说,他的便利店是UPS在芝加哥的试点之一。罗宾逊说:“欧洲消费者习惯单件一次派送,美国消费者却适应了单件三次派送。在欧洲,多家快递企业会共享同一组智能快件箱。芝加哥的试点让我们受益匪浅。消费者现在已逐步养成使用智能快件箱收件的习惯。”

  亚马逊(Amazon)在芝加哥也有类似的智能快件箱推广计划Amazon Locker。罗宾逊却并不将亚马逊视为竞争者。“亚马逊和UPS在7-11便利店都有自己的智能快件箱,但截至目前并未出现竞争。”电子商务的增长要求快递企业重新考量现有服务方式。UPS的竞争对手也都试图通过应用智能快件箱降低“最后一公里”派送成本—DHL有Packstation,FedEx有Ship&Get。

找准盈利模式很重要

  智能快件箱现在在中国还属于融资烧钱的创业项目,尚无真正成熟的盈利模式,却正在成为美国很多创业企业的选择,其中包括奈杰尔·托马斯(Nigel Thomas),虽然他成为“纽约智能快件箱之王”的概率不是很大,因为UPS、亚马逊和美国邮政等巨头都试图在这个全美最大的智能快件箱市场称王。相比之下,托马斯起家于布鲁克林的公司GoLocker只在几个镇上铺设了快递箱。

  但托马斯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把目光放在了纽约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曼哈顿下东区。那里的公寓楼鳞次栉比,不过一般没有门卫帮你收快件。他坚信自己的商业模型。他认为,智能快件箱可以降低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派送成本。作为一名曾在FedEx工作过14年的系统工程师,托马斯认为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比竞争对手更深刻。GoLocker 的收费方式是每个快件1.99美元,包月14.99美元,放件入箱免费。托马斯可能永远无法称霸纽约智能快件箱市场,但他找到了盈利模式。

  智能快件箱一直是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补充形式。尽管它很难在短期内成为主流,但对习惯网购便利的消费者而言,它会继续存在下去。快递企业认为现阶段智能快件箱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比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不过,这一情况也在逐渐改变。咨询机构Shipware LLC首席执行官罗伯·马丁内斯(Rob Martinez)认为,消费者应该认识到,快递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对他们同样有利,因为企业总是根据成本制定服务价格。

  与美国相比,智能快件箱在其近邻加拿大的发展也毫不逊色。波兰智能快件箱供应商InPost正在和加拿大最大的快递企业之一坎帕速递(Canpar Courier)合作,通过智能快件箱进行二次派送。InPost计划在2016年年底前在加拿大全境1000处公共场所完成智能快件箱的铺设。

  加拿大InPost首席执行官托尼·贾辛斯基(Tony Jasinski)表示,InPost的商业模型可塑性很强,智能快件箱可以为零售商、快递企业或任何愿意为其埋单的人服务。他认为,InPost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为客户提供与智能快件箱有关的优质服务和资源。

  对智能快件箱放置的位置,目前并无明确规定。杂货店、地铁站、公寓、便利店、干洗店……或任何你能想到的生活服务场所。据称,可存放生鲜产品的温控智能快件箱已在研发中。此外,加拿大InPost正在推行“虚拟地址计划”。在美国购物且在近期无法于加拿大收件的消费者可通过付费使用InPost提供的虚拟地址,将快件暂存于智能快件箱内。


转载自快递杂志,作者付嘉。


推荐资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