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28-83255696
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 · 2019-09-23 17:19
9月20日,以“创新发展现代物流,夯实提升开放平台”为主题的2019中国西部国际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大会在成都成功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政商精英、经济学家、国内外物流专家、物流龙头企业家围绕全球经济贸易、国际物流、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口岸物流开放合作的新热点、新方向和新机遇展开研讨和交流。
本次大会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主办,四川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承办,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四川川航物流有限公司、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四川九寨黄龙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在本次大会上,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军详细介绍了成都国际铁路港构建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西部物流枢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共有23个城市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首批入选点位,成都也由此成为西南省份唯一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的城市。其枢纽定位:以打造蓉欧枢纽、泛欧泛亚开放经济高地为目标,深入实践“蓉欧+”战略,协同区域物流平衡发展,带动产业要素高效流通,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将成都陆港枢纽建设成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核心支撑、中西部特色枢纽经济创新发展引擎、世界深耕中国西部的战略支点。
成都陆港枢纽建设,是贯彻落实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关于成都“充分利用蓉欧快铁名片,拓展网络布局,加快建设蓉欧枢纽”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成都中欧班列作为成都与欧洲之间快捷畅通的亚欧物贸大陆桥,是开放的载体、合作的桥梁、发展的引擎。
巩固发展以成都为枢纽的“蓉欧+”网络格局
四向拓展,内陆开放。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部署,成都中欧班列近年来快速发展,构建四向拓展的内陆开放大通道。对外,打通向西至欧洲及中亚腹地、向北至俄罗斯、向南依托陆海新通道至东盟、向东依托“蓉欧+”通道至日韩的“四向”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对内,实施“蓉欧+”战略,拓展“蓉欧+”通道,促进四川内陆与沿江沿海沿边的协同开放。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连接境外26个节点城市、国内沿海沿边14个城市,同时辐射省内周边城市,构建起了国际、国内2张物流网,为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推进国际物流、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点直达,全球联运。以供应链思维谋划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搭建高效、低成本全球配送网络,提升班列货源承揽、箱源调配、全程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蓉欧枢纽”多式联运体系,今年以来,为强化班列海外布局,提升班列开行内涵,以卢森堡班列首发为契机拓展新通道,深入覆盖欧洲腹地;借助鹿特丹港口岸辐射优势,利用海铁联运机制,进一步开辟跨大西洋物流网络。
二是建设中欧班列海外运控中心,实现海外拼箱操作,促进回程货源组织。目前,成都中欧班列波兰马拉运控中心已投运,实现了对中欧班列在马拉、布列斯特的换装操作和海外段运行情况实时实地监控,并对货物集结、换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处理。同步,成都国际铁路班列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欧洲-成都中心建设工作,完善在欧洲地区的服务架构,进一步构建由点及面的服务网络体系。
三是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及优质船公司、跨国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合作,拓展营销揽货窗口,扩大班列境外覆盖网络。目前已在纽伦堡、蒂尔堡、布拉格、汉堡、华沙等地设立海外联络处,开展海外营销宣传、运输协调、政策法务咨询等工作,全面提高境外服务能力。
区域协同,产业联动。依托成都国际铁路班列的开行、国际铁路港的物流集聚及辐射效益,深化与省内泸州、宜宾等有关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与德阳、自贡、内江、西昌等城市共同签订《“蓉欧+”业务合作框架协议》。针对省内各区县进出口需求,建立统一的集货平台,通过平台为省内企业提供班列统一订舱、一口报价,及配套通关、转运等物流延伸服务,实现货物运输与国际班列的无缝衔接,共同借力国际班列融入国际市场,带动跨境贸易增长和区域产业、经济合作。
例如:与德阳市合作推动当地的普通化工品、汽车配件等经钦州港出境运输到东南亚地区,推进工业机械、设备等经中欧班列运输至欧洲地区,2018年出口货值共约4300万美元。
与眉山市合作推进其元明粉、三聚氰胺等平台化工品东南亚出口运输,2018年出口货值共约1160万美元。
与南充高坪区现代物流园区对接,推进建立南充现代物流园内中欧班列(成都)营销服务网点。
与内江市合作建立“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加速推进成都、内江区域供应链合作,形成了成都、内江多式联运一站式服务体系,共同拓展面向东盟的南向开发物流大通道。
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班列与全省、全市产业功能区的合作,建设一批“蓉欧+”战略示范区,进一步增强成都国际班列对省内市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与省内各城市打造双方物流及配套资源共享的共赢机制。
打造“适川、适铁、适欧、适贸”临港产业聚集高地
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贸易往来和国际产能合作,根据产能需求开发线路,并提供定制服务,大力拓展“适川、适铁、适欧、适贸”货源品类。
创新国际多式联运产品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对班列产品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公共班列产品和定制班列产品两大类产品。公共班列,主要是指已成熟稳定开行线路上的定时定点班列,按固定时间、发站、到站开行,客车化往返组织。包括中欧线、中俄线和东盟国际海铁联运通道,到站分别为成都至罗兹、纽伦堡、蒂尔堡、莫斯科、钦州港。定制班列,根据招商引资、业务拓展需要,为满足客户供应链物流等个性化需求或特定货物品类运输需求等开行的班列。
坚持运贸一体模式。围绕本地贸易需求、产业发展需求,按运贸一体化模式运营班列,提供包含贸易、金融、物流供应链在内的一体化服务。贸易环节,由港投集团搭建贸易服务平台,通过物流通道整合优质客户进入平台为客户提供贸易代理及配套服务,提供上游采购渠道和下游分销渠道。物流运输环节,由港投集团优化运输组织和全程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成本更低的全程门到门物流服务。金融环节,依托物流通道提供的全程控货能力,提供配套的物权质押、金融服务。目前,肉类、木材、农产品等运贸一体班列开行成效显著。肉类运贸一体化,成功打通白俄罗斯肉类进口通道,保障四川进口肉类消费需求,银犁冷链发展成为西部最大的冷链产品交易中心;木材运贸一体化,成立“中欧班列(成都)国际木材集散中心”,有力推动了西南木材进口产业发展。接下来,以粮食口岸为载体,将开展粮食运贸一体化,拓展内陆进口中亚、俄罗斯粮食通道,助推打造西部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
推进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创新实践
响应南向开放创新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对从重庆、成都至广西北部湾的三条主通道,以及重要枢纽、核心覆盖区、辐射延展带等予以明确定位。对于成都,明确指出要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响应“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规划,秉持共商共建共享,港投集团将以开发引领开发,进一步发挥陆海新通道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与内需协调互动,拓展对外经济双向合作空间。
一是加密开行线路,以经广西钦州联通东南亚的东盟班列为主线,同时开行凭祥全程铁路出境至越南及广州港铁海联运至南美线路,形成“一主两辅”的陆海大通道,全面推进蓉桂新、蓉桂港、“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及跨洲际陆路班列建设。
二是深化区域合作,省内与泸州、自贡、内江、宜宾等城市的合作,国内与云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合作,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节点,辐射西南、西北的陆海通道集货网络,支撑西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与中欧班列的衔接,以成都为中转点,将陆海新通道与中俄、中欧、中亚线路连接起来,按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铁海全程物流解决方案,拓展上下游的物流、金融、配送等服务,推进运贸一体化班列开行,助推平行进口车、肉类、水果等通过陆海新通道在东南亚及欧洲市场进行双向贸易,打造一条新的国际化陆海贸易通道。经统计,成都经北部湾出境的铁海联运班列,已累计服务省内外102家企业,省内货源占比达96.98%,带动了省内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雅安、内江、宜宾等地区企业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
创新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金融服务。2017年4月6日,全国首张针对中欧班列的多式联运提单签发,实现了中欧班列平行进口汽车的“一单到底”,并将签发的多式联运提单作为了银行信用证议付的主要依据。在创新试点中,港投集团整合物流、金融、保险等资源推进提单项下货物质押融资模式、订舱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及贸易数据授信融资模式,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一单到底+一票结算”,解决外贸交易便利性问题;二是“一次委托+一口报价”,解决多种运输方式的组织难题;三是“明确主体+全程负责”,解决多种运输方式权责和赔偿问题;四是“全程控货+金融创新”,力争解决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题。当前,“一单制”已纳入国务院自贸区创新改革项目,并在海铁联运方面逐步开始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全年共试运签发提单1184单,2019年截止8月签发543单,主要服务品类从单一的平行进口汽车拓展到木材、红酒等领域。
成都铁路港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陆门户和国际物流枢纽集散中心,不断提升对泛欧泛亚的国际通道口岸功能,加快集聚发展临港产业、创设内陆自由贸易港。
在软件上,针对中欧班列推出有“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520”服务、信息在途追踪、班列定制开发、全程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在硬件建设上,目前成都陆港枢纽已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最大的散货铁路站,建成投用全国标准最高、运作效果最好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运行木材口岸、肉类口岸、平行进口车口岸、粮食口岸,并正在规划建设多联运集散中心、集装箱共享中心、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区枢纽集散能力。
推荐资讯